第787章 别让我走?还是别再碰你……
中午十一点,芙蓉镇文化节正式开幕。
戏台前,早已是人山人海,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镇上的居民们汇聚一堂,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
罗泽凯站在戏台一侧,目光扫过人群,心中既有紧张又满是期待。
“下面,有请芙蓉镇党委书记罗泽凯同志致辞!“
主持人的声音将罗泽凯的思绪拉回。
他整了整衣领,大步走向舞岛中央。
阳光正好洒在他深蓝色的西装上,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他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广场,
“今天,我们不是要展示一个完美的芙蓉镇,而是要呈现一个真实的、活着的芙蓉镇!“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罗泽凯看到前排的陈伯攥着刻刀的手在微微发抖。
杨阿婆用围裙擦着眼角。
皮影戏班的老师傅们不自觉地挺直了佝偻的背。
“我们的石雕会说话!”罗泽凯举起手里那块青石片,上面一朵含苞的芙蓉花刚刻了一半,刀痕清晰,
“我们的皮影会唱歌!我们的月光饼里,藏着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他声音一扬,“这不是博物馆里的死东西,这是我们的日子!现在——”
他猛地一挥手,“请大家,都去亲手摸一摸,这些活着的文化!”
“当——!”
随着一声铜锣响,震得人耳朵嗡嗡的,文化节正式开场!
第一出是重头戏——传了七代的皮影戏《白蛇传》。
幕布一拉,灯光一打,那皮影在幕布上翻腾跳跃。
唱腔一出,婉转动人,台下几百双眼睛齐刷刷盯着,连呼吸都放轻了。
孩子们瞪大眼,小嘴张成“o”形,不时“哇”地惊叫一声。
大人也看得入神,有人还跟着哼上两句。
紧接着,是陈伯的“石上绣花”表演。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坐在工作台前,手稳得像块石头。
刻刀一起一落,石屑飞溅,那朵芙蓉花从石头里慢慢“长”出来。
花瓣层层叠叠,连花蕊都清晰可见。
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人踮脚,有人拍照,还有个小孩扒着栏杆喊:“爷爷!我也要刻!”
再往里走,“古法手作坊”里热气腾腾。
杨阿婆系着蓝布围裙,头发挽成髻,正手把手教游客揉面:“这‘月光饼’啊,讲究‘三揉三醒’,慢工出细活。”
她一边说,一边示范,动作利索得很。
游客们围成一圈,跟着学,有的面团揉成了长条,有的压模压歪了,但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不一会儿,一个个奇形怪状的“月光饼”出炉了,香气扑鼻。
大家咬一口,烫得直哈气,却还边吃边夸:“好吃!比买的香多了!”
整个镇子都活了。
锣鼓声、笑声、叫卖声混成一片,像一股滚烫的暖流,从戏台淌到街角,从老屋漫到新路。
罗泽凯穿梭在人群中,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心中满是欣慰。
但他心里始终还惦记着李婉清的病情。
“好些了吗?”罗泽凯抽空给李婉清打了电话。
“嗯……好些了。”她声音软得像棉花,带着点鼻音。
“吃点东西没?”
“没有胃口,吃不下。”
“吃不下也得吃点。”罗泽凯走到戏台边角,避开人群,语气硬得不容反驳,“你现在在哪家医院?我让外卖给你送点粥。”
“我没在医院,我在家呢。”
“你家地址。”罗泽凯直接问,没半点商量余地。
“我……”李婉清顿了顿,像是有点犹豫,“东城区枫林街37号,三单元202。”
“行了,你先躺着,我忙完就去看你。”
“不用……”
还没等李婉清说完,罗泽凯已经挂断了电话。
夜幕降临,芙蓉镇文化节的第一天圆满落幕。
罗泽凯站在空荡荡的广场上,看着工作人员开始收拾场地。
他掏出手机,发现李婉清发来好几条消息:
“听说今天开幕式很成功,真遗憾没能到场。“
“烧退了些,但还是浑身无力。“
“你点的粥我喝了一些,但真的喝不下。”
罗泽凯盯着最后一条,眉头一拧,拨通了镇上有名的老字号饭庄“守根堂”。
“老张,给我炖一盅‘归元汤’,要现熬的,我半小时后去取。”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罗书记,这都几点了?灶火都封了……”
“加急费五百。”罗泽凯干脆利落,“用最好的料。”
老张立马来了精神:“哎哟!得嘞!我这就把灶重新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