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春意渐浓烈,东华新篇章
民间如此,修行之士如此,而一众人英灵大将更是不遑多让。
目前,除了部分二三流英灵以外,大部分最早追随风伏纪的英灵人杰几乎没有低于炼魄境以下的。
其中姜维、王忠嗣、赵云、罗士信、高顺、穆桂英等一流或顶尖人杰,更是早已借着东华国成就皇朝之基,而进入了淬魂境。
当然,最强的除了燕十三以外,便属于李悝与赖布衣。
两人厚积薄发,既属朝廷重臣,又有大量机缘,随着官运亨通,气运汇聚,李悝离聚神境近在咫尺。
而赖布衣,自从开完第三次朝会后,便陷入深度闭关之中。
从闭关之地隐隐散发而出的神识之威,显然进入聚神境已成定局,就是尚不知其境界进展几何!
在这期间,风伏纪也迎来了两位新的顶尖英灵。
似乎随着风伏纪实力的进步,以及东华的发展,现在的英灵若要降世,普遍比以前难了许多。
不仅降临的时间增加了不少,就连需要消耗的气运也增加了好几倍。
当然有缺点,自然也有优点,就是因此而降世的英灵,其修为比起之前降临的同等级别的英灵修为更高。
此举对于风伏纪来说,自然是极大利好。
但对于那些早早降临的同等级别的英灵来说,自然说不上是友好了。
不过规则如此,就连堂堂帝皇印灵也无法左右九重银河之事,以风伏纪目前的实力,自然也没办法做到。
新降临的两位顶尖英灵,风伏纪倒也算是熟悉,分别是被人称为“虎痴”的许禇,以及“花和尚”鲁智深。
许褚,字仲康,三国时曹魏将领。
等阶:炼魄九重境
武学:禁兵武典
天资:顶尖(上限)
体质:虎卫战体作为曹操的宿卫虎士,许褚的勇武自不必说,时常率领麾下虎士作为先锋,杀敌无数,威震当时的淮汝之地。
然其人虽勇武,于作风方面却是谨慎守法,沉默寡言,极是忠义,深得曹操信任。
曹操时常称许褚乃他之“樊哙”也,可见对其之看重。
在他到来后,风伏纪深思之下,还是让他接替了周仓的位置,与武松一起掌管宫中禁卫,宿卫左右。
至于鲁智深其人,在一众水浒豪杰当中,也算是风伏纪颇为喜爱的人之一。
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本是书中的经略府提辖,却因打抱不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追捕,从而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等阶:炼魄八重境武学:无畏护生经
天资:顶尖(上限)
体质:义烈天禅体
鲁智深的经历自不用多说,相信熟知他的人皆已知晓。
之所以风伏纪对他印象颇佳,却是因为鲁智深乃水浒一书中,敢于向所有压迫势力出刀之人。
所谓“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鲁智深既热血,又不乏智慧,可惜在书中生不逢时,无人赏识,最终不得不一步步走上梁山,落草为寇。
他的到来,除让风伏纪欣喜之外,作为与他感情颇深,有着相似经历的武松亦是无比雀跃。
风伏纪也给足了两人叙旧的时间,之后便把鲁智深与周仓派往易州关外,协助燕十三打拼“华夏府”之事。
除了两人之外,隐龙剑门的部分弟子也做为“华夏府”的一部分,归入燕十三麾下,于易州关那混乱之地引起风云迭荡,也开始逐渐打开了局面。
日月如流下,时光似乎于倏忽之间,便已来到了定鼎2年的春分之际。
于明媚的春天下,随着最后一块巨石贴合在城墙处,在大量修士百姓与工匠满含欣喜的长喝声里,东华王城的扩建终是完成。
顿时,鞭炮齐鸣,喝彩庆祝声响彻天际。
这时,一袭标志性的白袍身影骤然从王宫方向飞来,赫然正是赵云。
赵云环视城墙内外的东华子民,脸上突然扬起一丝笑意,高声长喝道:“我东华的子民们,在尔等的同心协力之下,我王城终是提前扩建完成,尔等居功至伟。因此,王上有令,凡此次参与王城扩建者,除原有的报酬外,可以再得到一份等同的报酬,作为奖励!”
“哇哦,我等谢国主隆恩,国主万年!”
听到竟然还有意外惊喜,一众参与建造之人无不欢呼雀跃。
赵云微微一笑,待众人欢呼过后,再次高声道:“除此之外,于七日之后,王上将举行大婚。
届时,举国同庆七天,城中酒楼茶楼,全部免费开放,由王上内库报销。
凡我东华子民,可无限畅饮畅食,于各官衙办事处,还有礼品相赠,让我等为王上贺,为东华贺!”
呼!
听到这个早就一直在流传的消息终于确定下来,一众东华子民无不狂喜,纷纷大喝出声。“天可怜见,王上终于想起来他还是孤身一人了!”
“彩,让我等为国主贺,为我东华贺喜!”
震天动地的喝彩声在赵云说出这个消息后,此起彼伏的响起,随后声音加剧,几震苍穹,连王城之外的人都隐约能听见。
赵云在宣告这个消息之后,看着热烈无比的人潮,微微一笑,转身朝王宫返回去。
与此同时,数百快骑从王城内疾驰而出,准备向国境各地同时宣布这个消息。
在举国同乐方面,风伏纪向来不会食言。
不仅王城子民拥有这个福利,其余各地子民亦是如此,绝不区别对待。
玉宸宫内。
随着婚期的临近,整座玉宸宫内外在喜气洋洋之余,守卫巡逻亦森严了许多。
后者,自然不是为了监视顾清浅,而是表达对她的重视。
七天之后,顾清浅也将从此宫搬离出去,入主凤仪宫。
凤仪宫,本是昭仪宫,乃东华后宫最高等级的宫殿。
为了契合顾清浅「天瑞凤仪」的命格,也为了表达对她的喜爱与尊重,风伏纪遂命人把昭仪宫改名。
此举却是无伤大雅。
毕竟顾清浅的陪嫁乃是整个大应,如此高规格的嫁妆,古之罕有,后估计也未必有之。
何况自顾清浅来到东华暂居后,东华群臣对她的印象都颇佳,自然不可能为这等小事反对。
殿内,淡淡的檀香之气宛若流烟般,缓缓弥漫而起。原大应承平公主,也是顾清浅的六姐顾婵凤仔细打量着正在试妆的妹妹,眼里浮起一丝笑意:
“九妹,现在心情如何?是不是得尝所愿,心潮澎湃呢?”
此言一出,顾清浅脸上已泛起两抹红晕,一旁的剑侍左小欣与原南方执剑卫殷晓却已笑得花枝乱颤。
“六姐,说什么呢!”
顾清浅摸着滚烫的脸颊,无奈的回了一句,接着迟疑一阵,还是问道:“父皇以及诸位皇兄,会来吗?”
似是察觉到了她那惴惴不安的心理,顾婵凤轻抚着自家妹妹那一头秀发青丝,眼里浮起一丝复杂之意,微微笑道:
“放心,父皇他们肯定会来的,不用如此担心!”“但愿吧!”
对于顾长空把大应作为她的陪嫁礼,顾清浅虽知个中缘由,但当此事被公开来讲后,她与一众兄弟之间注定会横亘出一道裂痕。
看似小,却足以影响他们之间的情感。
似是看出了她内心尚有担忧之意,顾婵凤微微一叹,目光悄悄移向了左小欣与殷婉。
两人会意,开始讲着最近东华国发生的趣事,终是把顾清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不久,整座玉宸宫内重新响起清脆悦耳的笑声。
春意悠悠,在和煦阳光的洒落下,带着触动心扉的丝丝暖意,仿佛在为东华国即将迎来新的篇章而雀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