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666章批奏疏是一个辛苦活

第666章批奏疏是一个辛苦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小宝一愣,顿时明白了。

皇宫里的这些宫殿,只有自己不用通报就能进去,其他人都没这个特权。

朱小宝感动道。

“多谢爷爷信得过孙儿。”

朱元璋点了点头。

“开始吧。”

朱小宝应道。

“是。”

一天的政务就这样开始了,这是朱小宝第一次以皇长孙的身份正式处理国家大事。

他坐在龙椅上,专注地批阅奏疏,朱元璋在旁边拿着几本古籍翻看。

朱小宝看了山东布政司的奏报。

青州有民众闹事,恐怕是白莲教在捣乱,请求派兵剿匪。

他皱着眉头把情况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让他以自己的口吻来批。

于是,他在奏疏上批复道。

“命令山东都指挥使司马上派兵剿匪,一定要严守军纪,不能骚扰百姓,也不能急功近利。”

“所有情况都要如实报告,不能借着剿匪的名义,心生异思。”

这是朱小宝第一次用自己的名义批阅奏疏,目的是让地方官员认识自己。

朱元璋的考虑很深远,朱小宝心里感慨。

下一封奏疏来自北平布政司,报告了北疆有鞑靼、瓦剌部落劫掠的迹象,还有燕王府请求恢复士兵的棉布俸禄。

朱小宝怀疑朱棣可能故意引来外敌,借此让朝廷增加军费预算。

他想了想,批道。

“命令北平燕王府加强防御,共同保卫国土,别让圣上担心。”

“北疆虽然重要,但北元残余势力已经很弱了,燕王这么有本事,肯定能打退敌人。”

至于财政的事儿,朱小宝一句话都没提。

批复完毕,他便又开始批第三封。

这三封奏疏都是重要的国家大事,朱小宝这才真正体会到“国事催人老”是什么意思。

这第三封是山西按察使司送来的,奏疏里写着。

“臣是山西按察使罗承天,怀疑山西钱氏商人有和北疆胡人私下做生意的嫌疑,臣斗胆请求派山西锦衣卫密探去调查。”

晋商,是因为开中制,而发展起来的。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实行用盐养兵的政策,商人要拿到“盐引”,就得把粮草等军需物资运到北方边疆,用粮食换“盐引”。

后来出现了更优质的盐,大明的制盐业也越来越发达,山西商人的优势便慢慢减小了。

再加上陕西大面积种粮,大运河疏通后,往北疆运粮食更方便了,开中法逐渐被冷落。

因此,山西晋商从两年前,便开始走下坡路。

希望这些商人,别冒险做卖国求利的事。

朱小宝提笔批复道。

“准奏,马上派锦衣卫和按察司一起办案。”

批完后,朱小宝又埋头在一大堆奏疏里。

批着批着,他的肚子突然“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朱小宝抬头看看窗外,发现竟然快到中午了,怪不得肚子开始跟他抗议。

他扭头看看旁边,见朱元璋正轻轻打着呼噜,便不忍心打扰。

朱小宝轻手轻脚地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又坐了回去。

他喝了口浓茶,继续低头批奏疏。

这时候,谷大用端着水果和点心进来了。

朱小宝示意他把托盘轻轻放在桌边后,便挥手让他退下了。

谷大用看看专注批奏疏的朱小宝,又看看睡着的朱元璋,心里很复杂。

记住发布地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