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科举雏形,颍川才俊
这套简单粗暴却极其实用的“考核”方法,虽然简陋,却隐隐有了後世科举的雏形。虽然录用者十不存一,但能通过者,无一不是有真才实学之人。这些人被迅速填充到新设立的“匠作大营”、“屯田司”、“水利监”等各个部门,极大地缓解了萧墨麾下行政和技术人才紧缺的局面。
这一日,招贤馆来了一名特殊的年轻人。他衣衫略显陈旧,却浆洗得十分乾净,面容清臒,目光沉静,自称来自颍川,姓杜,名袭,字子绪。
负责初选的官吏见他气度不凡,不敢怠慢,引其面见主持此事的陈g0ng。
陈g0ng闻听来自人才辈出的颍川,顿时打起JiNg神,与其交谈。一番问对下来,陈g0ng心中暗惊,此人不仅对经典有自己的见解,更难得的是对实务、对天下大势有着清晰的认知,言谈间格局开阔,非寻常腐儒可b。
“杜先生大才!”陈g0ng赞叹,不敢擅专,立刻引其前往刺史府面见萧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