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风雨长剑歌 > 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七十四章 昆梁

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七十四章 昆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时至今日,昆梁山已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最初的昆梁寨,早已不复存在。

而昆梁山的山脚下,商道的必经之处,多了一个小镇,往来的人们都称其为昆梁镇。

昆梁寨便是小镇的前身,至于为何由寨变镇,这是必然。昆梁寨当初占山为王没有被剿灭,是因为前朝朝廷江山不稳,忙于朝权争斗,没空关注小地方,再加上昆州这边天高皇帝远的,也没人会花大代价去剿一个穷哈哈的土匪山寨,而后来起势之时,又极快地成了气候,再剿灭已来不及了。

但朝廷不会永远混乱,江山总会一统,到时候,这个收买路财收到富得流油的土匪山寨,便成了朝廷眼里的香饽饽,想跑都跑不掉,反抗必是死路一条,或许是那些聪明人看到了这一点,就在此之前直接投了朝廷,奉上半数钱财的同时,甘愿被纳入朝廷之下,于是,山水正志中出现了昆州昆梁镇。

当初的山匪摇身一变,成了黎民百姓,虽无一官半职,却仍保留了半数家财,原本全力促使投靠朝廷的几名山寨首领,更是开枝散叶,成了本地的大家族。

在这儿,最大的看似是县老爷,实际上,县老爷都得看那几家脸色。

而昆梁山这条要道看似归了朝廷,私底下,却是由那几家共同掌管。

昆梁镇以这条商驿要道为基础,不再收买路财,而是改收“通行费”,并兴建客栈、马厩、酒肆、商铺等等,专为来往跑商的商人,发展至今,昆梁小镇已成了商队必经落脚点之一。

此时,昆梁镇五里之外,一名白袍儒雅公子骑着一匹健硕的黄骠马,缓步踱于大道上。

关于这些对昆梁山的了解,都来源于脑海中曾读过的一篇《昆州志·昆梁》,当然,连背着朝廷做事的内容都如此详实,自然不会是朝廷记载的正志,是结合了正志与一些乡野秘史传闻、最终编成的秘辛,虽说无甚大用,可有些特定的时候,知晓多寡,便直接代表着能力强弱。

无所不知,即无所不能。

可我与之差距,犹如云泥。白袍公子自嘲一笑,面上却是显得极为温和儒雅。

他轻轻扬了扬缰绳,胯下黄骠马似通人性,不待主人出声,便加快了步子,顺着道路,往昆梁镇的方向赶去。

如今这条横贯昆梁山的道路早已不是普通山路了,在昆梁寨慢慢演变成昆梁镇之后,因之而发家的镇民们更是大加修整,伐木动土,拓宽道路,对其常年进行修缮和维护,要道一词名副其实,不仅是商人,包括镖队、游人、甚至驿马,几乎所有来往昆离两地之人都会选择此道。

不多时,昆梁镇已出现在视野中的远方。

正值立夏时节,夏日的炎热气息彻底驱散了凉寒春意,树繁叶茂,虫鸟相鸣,这会儿正是商队往来最频繁的时期之一,无论是离州那边的永歌森林还是这边的昆梁山,山里头的猎物渐渐活跃了起来,老练的猎人们都知道,最好捕猎的时节便是夏秋两季,树植反青,葱郁生长,而山间的动物们,熬过了肃杀万物的冬天,又养了一个春天,此刻那叫一个又肥又美,肉质鲜嫩,皮毛油光水滑,均是值钱物件。

商人们也见利便来,相对低价收了这些东西,再回中原高价卖出,循环往复,便是他们的生活。

白袍公子望着前路,忽地一拉马绳,大黄马慢慢停了下来。

此处道旁,不知谁人立了个一人高的石碑,上刻有两字。

昆梁。

记住发布地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