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春猎:一册旧书
得了首肯,萧贵妃翘足看着面前跪着的女人。
“这书有落款题跋吗?”
捧着书上呈至陛下面前的小厮摇摇头,“没有。”
“那就是了。”
她巧笑,一身霁蓝色熠熠生辉。
“你怎么就能一口咬定,这就是宁妃的呢?据我所知,宁妃家学极好,藏书万册,像她这样的人,手中藏书不该没有题跋印章之类的标记。”
心虚是写在脸上的,秦妃声音扬起来,气却先虚了下去。
“可这书,就是贤妃姐姐的。陛下,这真的是秦妃的,陛下将清泉宫的采葛采艾唤来,便知道这一定是贤妃姐姐的书。”
“苏芷兰。”
陛下对秦妃的哭诉置若罔闻,眼睛微眯,目光不由自主看向窗外日色。
“她倒是个妙人儿。琴棋书画,诗酒茶花,虽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但都知晓一二。你既然说她的藏书皆有题跋印章——”
陛下扬声唤来候在门口的小厮。
“去取,在清泉宫找本苏芷兰的书,拿来对比就知道了。”
“陛下!”
果不其然还是叩首加哭,萧贵妃撇开眸子懒得去听秦妃的哭诉。
“就算没有题跋,也不能证明这本书就不是她的。万一,万一贤妃姐姐是忘了呢?”
门口小厮闻声步入室内,倒不全为了领命,实在是有要事通传。
“陛下,御史大夫陈瑜民说有要事回禀,在门外请求觐见。”
于是等到陈瑜民进来的时候,便看到这副,微妙至极的场景。
“这……”
他偷偷抬眼环顾四周,萧贵妃还是一动不动靠在椅背上,秦妃已叫人扶起来坐在另一边。便摆出一副不意冒犯非礼勿视的拘谨神情,忙拜道:
“诸位娘娘也在,臣来的不是时候,臣告退。”
“来得正是时候。”
皇帝陛下胳膊肘撑在桌案上,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过五关斩六将从科举中考出来的臣僚。
“陈爱卿,你也是个读书人。你说,要判断一本书是不是某个人的,有哪些方法和证据呢?”
问题虽奇,权当是经义策问,陈瑜民答:
“一般来说,题跋、落款、印章,这类写了名字的,是最直接的证据。万一没有这些东西,对比批注的用字用语的习惯,以及,避讳,也可作为旁证。”
真像探讨学问一般,皇帝又问。
“字迹呢?不可用作旁证?”
皇上问什么陈瑜民就答什么,他在下面恭恭敬敬像只垂了穗的麦子。
“一个人的笔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变化有所改变,除非笔迹一模一样可做旁证,如果不一样,也不能证明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