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黍离:一别三千里
李世默倚在桌脚旁,听见门外压低了的议论声纷纷,来的人应该不少。他揪紧了涩涩的嗓子提高音调。
“没事。”
锥心蚀骨的悲哀也是只有片刻的,他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飞快拭净手上硕大的墨滴,沾了点已经凉了的洗脸水,拍在脸上。
他推开门,径直看向还在廊下候着的那个驿卒。
“是你送的东西吧?”
李世谚是亲眼看到那个包裹里是一个被割了的脑袋,他虽不认识是谁,但当时三哥的脸色,很不好。
所以他才会分外乖觉地找了个由头出门,叫门口的百官再等一等。
只怕真是触了三哥的逆鳞,李世谚眼睛也不眨地紧紧盯着那个站在廊下的卒子。
三哥说:
“还要麻烦你跟赵衍带句话,就说本王终有一日,定要去他那幽燕之地做做客。”
灯火幽深里,李世默在光与影的分界处浅浅地转身。原本清晰的影子淹没在漫漶的灯光中,风声与光影疏疏落落。
“有什么事,说吧。”
能凑齐这么大的阵仗前来汇报的肯定不是小事,杨秉廉为首,忙向宣王殿下拱手拜道:
“长安方向传来急报,说是与北燕骑兵尚在对峙的西突军队有撤退之相。原因是,西突国内出事了。”
“什么事?”
“葛逻禄部,就是那个几年前被迫举族臣服于必勒格的部族。因为春季发兵耽误了半数以上的牧民春牧和牛羊配种产犊,绝大多数牧民损失惨重。酝酿至今不堪重负,起兵造反,威势燃遍了整个天山北部草场。必勒格为了国内安定,想必定会回国平叛。”
杨秉廉站在一旁,适时补充道。
“殿下,此刻正是收复长安,光复李唐神器的好时机!”
杨秉廉开口,几乎代表了绝大多数家在长安,以及还有不少家当落在长安城里百官的立场,纷纷应和声不绝,请战的浪潮一下子就被高高掀起,
李世默没有表态,他站在石阶上搓着袖子,慢慢悠悠地打转。等到诸位都安静下来之后,才缓缓开口。
“子琤,你的想法呢?”
没想到会问此前无官无职的薛珩,习惯将自己隐没在阴影中的薛珩这才从杨秉廉的阴影中走出来,在诸位臣僚的注视下,如实答。
“臣的想法是,再等等看。且不说西突国内的变乱是真是假,就算西突人走了,北燕还在。以咱们现在的兵力抵抗北燕骑兵,也没有十足的胜算。”
“嗯。是这个道理。”
李世默点点头表示赞许。
李若昭走的时候,让他在云山静候时机,她所说的时机,绝非一个简简单单的西突内乱。北燕和西突还在僵持,还没有真刀真枪地硬碰硬。
以及,她所说的天师道,虞让入关中的由头,似乎还没有任何消息。
本来就应该继续等下去。李世默点点头。
“不急,我们要等的最适合光复长安的时机。现在时机未到,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