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假千金的红包群 > 第223章 收服

第223章 收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理看着姚远碰了壁, 心中暗笑,他之前劝说姚远收敛些,姚远不听, 这下可好, 遇到了这真正懂行的, 糊弄不过去了吧!

        他也不插话, 他等着看姚远的好戏。同时他也心中庆幸, 他有个出身京中的妻子,岳父家及时给了回信, 不然今天出丑地很有可能就是他了。

        作为同知, 这个官职还在通判之上。在一府之中,可以说除了知府, 就是同知的分量最重。但是他十分清楚, 自己只是同知, 不是知府,他是下官,一切都要听从主官的意愿。其实在地方, 知府可以算得上是一手遮天,一府之事知府皆可过问, 所以孙理很清楚, 不管是身份上还是官职上,自己都不具备和永嘉郡主抗衡的能力。

        姚远自薛夷光的话落后, 处境便有些尴尬,对于苏州授田的情况他自然是清楚的,但是他就是没想要告诉这位郡主真实的结果, 他随口说一个数, 就是想要看看这位郡主有没有真本事。他本来觉得, 十有八九永嘉郡主是说不出什么疑问的,却没想到这位郡主还真的了解一些授田的事情。

        “府台大人说的是。”姚远被挑出了错,却也不想让这位郡主认为自己失职,赶紧说道:“我之前话还没说完,那是土地清查之前的情况,现在清查出不少无主的土地,每丁可分到露田三十五亩,女十七亩。”

        薛夷光点头,这个数量算是不少了。大魏规定,每丁可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但这不是说必须每人都有四十亩地,而是最高的限额,每个男丁最多可以得到授田四十亩,这样做也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每丁只能得到十几亩到二十亩的不在少数,苏州最大的好处便是水田多,这比北方要好上不少。虽说宋之后经济中心南移基本完成,但是论人口北方还是比南方多上不少。

        “如今粮仓的情况呢?苏州官仓有多少,储备的粮食有多少?义仓又有多少粮食?”薛夷光又接着问道,这些都是属于通判的职责范围。苏州是天下粮仓,在大魏,粮仓的分类很多,比如官仓分正仓,转运仓,太仓等,除官仓外,还有义仓,每个粮仓的职责不同。

        身为苏州通判,姚远无论再瞧不起薛夷光,在官位上还是称职的,对于这些数据也是张口就来,“苏州共有官仓……”

        薛夷光听后点头,不管这位通判对她是什么态度,但是最起码她能够明白这位通判最起码是称职的。其实,薛夷光一直觉得贪腐不可怕,比贪腐更可怕的是懒政。不管这位姚通判是不是清官,但他最起码是个能办事的官。

        之后,薛夷光就粮仓,漕运,河工,水利等问题都一一提问,不管是孙理姚远,还是下面的各县的知县,基本上对她的问题都能回答出来,就是有一些不知道的,态度也颇为诚恳,对此,薛夷光还是颇为满意的。

        其实,薛夷光对地方上的政务并不陌生,她在燕云的时候就处理过当地的政务,对地方政务还是很容易上手的,一天下来,薛夷光对苏州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具体的情况还要薛夷光再查看其他的资料或者是账簿。

        她不得不说,被太子整顿过后的江南,官员确实收敛了不少,最起码在政务上是称职的,这点比燕云的情况要好太多,她基本上可以沿用这些官员,而不用像燕云一样大动干戈。

        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在整顿苏州官场上,这点让薛夷光感到很满意。

        比起薛夷光的满意,其他苏州官员这几天过得并不好。他们发现永嘉郡主哪里是不懂政务,这分明是精通政事,特别是在水利漕运等方面,比他们还要精通一些,对于一些数字极为敏感,有漏洞或者是不严谨的地方都会被抓住。这一天下来,他们再也不敢轻视这位郡主了,这主官比以往他们跟过的任何一个上官都厉害!根本不是他们能糊弄的人!

        姚远看着旁边悠哉游哉的孙理,想到今日孙理和昨日完全不同的态度,上前问道:“你是不是收到了什么消息?”不然这人前后反差怎么这么大?他知道孙理比他更内敛,但是昨日那不喜欢永嘉郡主的情绪可做不了假。

        “昨日内子收到了岳母的回信。”孙理也不隐瞒,他和姚远共事两年,知道姚远虽然脾气有些不好,但品行却可交,所以孙理将情况都说了一遍,最后对着姚远嘱咐道:“这位郡主的厉害你也算是看到了,绝不是那浪得虚名之辈,那身上的功勋应该也是真的。”

        “虽说岳母说这位郡主性子好,但你别忘了他在胡族的手笔,别说是女子,就是你我又能办得到吗?”孙理自问孤身前往敌国,设计刺杀这么多的胡族好战贵族,他反正是不敢的,“所以别真以为这位是好欺负的,你今日对她一开始什么态度,她心里估计清楚地很。”

        姚远听到孙理的提醒,身子一震,道:“我明日便去赔礼道歉。”

记住发布地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