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都聊晕了
接下来他虽然把话说得较为谨慎和严谨,以免直接引起我的敌意和反感,或者让我产生某种其他的不必要的误会,但是语气中仍然不乏激动和兴奋的浓烈意味,看来他对这个问题是十分在意的,好像这是一个几乎关系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事情,否则的话他也就不会向我这样一个差不多是外行的人一再地提到它了:“哦,情况是这样的,梁大官人认为这部作品水平非常有限,文学价值不高,而且以作品的才情和能力是支撑不起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的。所以他非常不喜欢《平》,他认为这部作品远不如作者的中篇小说《人生》写得好,那部作品各方面写得都比较到位,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他……”
“噢,这样啊。”我随意地附和道,心里对他这种看法还是有点不以为然的,我总是感觉他这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有点走极端了。
“关于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他专门强调道。
“嗯,知道。”我说,也没给他什么好气。
“至于这部作品不好的主要原因嘛,”在我的柔柔鼓励之下他接着说道,真是勇气可嘉啊,也不知道他平时都是怎么想的,竟然会有这种明显是与众不同的奇葩意见,“我和他的看法又不一样了。他认为这部作品主要的意义和《人生》一样,就在于反映了城乡二元差异,其他的情节就无所谓了。而我认为,这部作品最大的败笔就在于虚构的成分太多了,尤其是后半部分。这不是瑕不掩瑜的问题,而是瑕几乎都要超过瑜了,这就叫人难以容忍了。”
“算了,别再和人家过不去了,哪怕是私底下也不要这样,你这种说法万一传出去了,只会让你变得更加难堪和难受,一点别的好处都没有。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你一个想法。”我稍后又情真意切地劝道,既因为他此前曾经和我说过这个事,我现在有点不想再听了,又因为我着实为他以后的发展担心,并且打心底觉得他这样说对他不好。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他刚才说得不对,他的观点没有任何价值,而是说他这样说对他不好,其中的原因你自然是明白的。事情是那个事情,这倒是不假,但是有时候话却不能那样说。
“谢谢提醒。”他立马说道,领情领得极快。
“况且你前边也说过了,那位小有名气的沈先生的嚣张做派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我抓住机会反问道,也算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吧,希望他不要在糊涂的道路上继续糊涂下去。
“嗯,很有道理!”他及时地回道,态度上还是非常可以的。
“其实,当代作家当中,王小波的作品还是不错的。”我旋即便有意识地换了个话题,虽然在大范围上讲说的还是文学作品的事,但是谈的却不是刚才那一类人了,我以为这就够可以的了。
“是的,他的口碑还不错。”他坦然地承认道。
好吧,非常幸运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话题了。
“虽然,他只比路遥小了两三岁。”斜刺里他又说道。
“是的,其实他们俩应该算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我说。
“可是,写出来的东西却有着天壤之别。”他感叹道。
“人和人是没法比的,你知道。”我又顺水推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