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大封群臣,沮授定策
第114章大封群臣,沮授定策
一个月后。
袅袅寒风下,草木摇露为霜。
皇陵内,一座方正大气而不显奢华的陵墓前,两万名黑甲士卒神情庄重,肃穆,在姜维、高顺、罗士信、王忠嗣、沮授、陈宫等一众文武官员的带领下,躬身低头,致上最后的送别。
待风伏纪沉默而恭敬地为风九重上完最后一柱香后,两鬓斑白的侍御史李林忍着悲痛高声喧道:
“风氏族老、羽林右监风氏九重者,一生为公无私,忠贞护国,却因故身死,朕心甚痛…
但他对东华的贡献,将永远铭刻在我等心中…
风氏九重,智睿侍主,有功安民,秉德遵业,刚正曰烈,缪而实爽,特加封“烈缪侯”,以飨其功!”
让我等,恭送「烈缪侯」一程!”
侍御史收起御旨,哽咽出声。
一众将士蓦然起身,右拳拍打着胸膛,齐齐呼吼出声。
作为此界唯一一个知晓风伏纪真正身份者,风九重的逝去,似乎也代表了旧东华国的逝去,一个崭新的东华国,将在风伏纪手里诞生。
…
未央殿内。
风伏纪敛去悲伤的情绪,召开了自苏醒以来的第一次正式朝会。
殿下,高顺、罗士信、王忠嗣、沮授、陈宫、吕树青、李林、段锋等一众文臣武将,一一在列。
原本空空荡荡的大殿,因为他们的加入,而再度充盈起来。
“我等拜见王上,愿吾王万年!”
“众爱卿免礼,平身!”
风伏纪高居王座,肃穆的神情稍稍敛去,脸上浮起一丝笑意:“这还是朕第一次召开正式的朝会,想必众爱卿也是苦等许久了!”
侍御史李林首先出列,哽咽道:“王上,臣等确实等待已久,若不是王上力挽狂澜,我东华或许连今年都撑不下去!”
风伏纪道:“既是如此,我等就免了些客套,直入主题吧!李卿,招贤令如今可还有效果?”
李林悄然抹去眼角的泪水,躬身禀道:“王上,由于人口教育等方面的限制,招贤令如今的效果确实微乎其微。
时至昨日为止,共开展了三个多月,只有六十八个人通过考核,其中大多是中庸之辈,基本都被外派出去了,如清臣、景晖、乔屹、孙道临这等有潜力之人才,却是少之又少,因此微臣建议,招贤令可以取消了!”
风伏纪微微颔首:“可!以我国的规模,现在的官员配置也勉强足够,李卿受累了!”
“为王上办事,乃臣之荣耀,不敢言累,也不会言累!”
“好,李卿招贤有功,品阶提升一级,为从五品,以示嘉奖!”
李林内心微微激动,躬身拱手:“臣谢王上隆恩!”
风伏纪目光移向沮授,笑问:“沮卿,燕风云海二城如今状况如何?”
沮授出列,轻拂长袖,极为恭敬的一礼后,才开口说道:
“禀王上,经过一个月的整合,目前二城已经恢复了秩序,城中东华剑派的残余以及关联势力,已经被全部清除。
不过云海城居民的思想问题相较其他二城来说,较为严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重新扭转过来。
东华港的所有权以及云海城所有王庭特许之权,业已经全部收回,预计今年年底,国库能迎来一次较为充裕的进账!”
“很好!”
风伏纪微微颔首,“云海城百姓一事,不用急,时间能证明一切。沮卿平定二城有功,官升一阶,为从四品,仍兼任尚书右仆射。”
“微臣谢王上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