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大封群臣,沮授定策
“王忠嗣!”
“末将在!”“尔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平定伏风城,破了东华剑派之阴谋,朕心甚喜,特加封尔为王庭军左领将军,暂领从四品。”
“王上隆恩,忠嗣拜领!”
“周泰!”
“末将在!”
“尔抵御死敌西景有功,完美守住了东漓关,官升一级,为东漓关偏将军,领正五品。”
“王上厚爱,末将无以为报,定尽忠职守,为王上守好边关!”
风伏纪淡淡一笑:“不仅要守住,还要能打,朕可期待着尔等在宝地把车下虎士与骁勇水军训练出一部分来,可有信心?”
周泰面色庄重,重重点头:“末将领命!”
“好!”
“公台,卿治灾有功,且能夯实心境,重修堤坝,挽万民于灾劫之中,即日起调任王城,任给事中,侍朕左右,顾问应对,位列从七品。
至于渔海县令一职,便由景晖担任!”
听到能回王城,陈宫心中虽喜,拜谢过后,却还是躬身禀道:“王上,可否让微臣先把堤坝修完,再来王城任职?”
风伏纪放声一笑:“不可,这是景晖的事情,公台就不要抢他的功劳了!”
闻言,陈宫一怔,他哪是这个意思。
一众朝官却知这是风伏纪的调笑之语,皆是轻笑不已。
“公台,各人有各人的职责,尔才华洋溢,也得给年轻人一些展示发挥才能的空间,他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陈宫也反应过来,苦笑道:“王上说的是,是臣孟浪了!”
一一加封完杨兴、吕树青、乔屹、张嶷、张宗等有功人员后,风伏纪目光看向了姜维、高顺、罗士信三人。
“伯约自投奔朕以来,东奔西走,立下不少功勋,今特加封伯约为正五品偏将军,可统兵三万。
高顺、罗士信于王城一役,扬我东华国威,高顺加官散骑;士信朕先前已有明言,便先许你羽林军左监,暂为从五品,期待你能早日为朕训练出一支玄甲骑来!”
“末将等谢过王上!”
加官完毕,高顺三人同时躬身谢恩。
大封群臣过后,风伏纪敛去笑意,神情肃穆,正待开口,殿下的沮授便又出列道:“臣有本要奏!”
风伏纪眉毛微挑,微微颔首:“沮卿请讲!”
沮授扬声道:“今我东华各城皆已收归王城治下,但各地长久以来糜烂的局势也只是稍稍缓解,田地荒芜,灾难不断,民生多艰。
当然,这不是王上的错,臣曾听「烈缪侯」说起过,王上掌朝政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连登基大典都未举行过。
再过数日,便是王上十八生辰,因此,臣提议,便在当日举行登基大典,宣告东华恢复一统之制,以安民心!
之后,颁布新政,理户籍、量分田地、酌减赋税,增兵源,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剿灭在各地肆虐的流寇以及宗门帮派,还我东华朗朗乾坤。
至此,国境之内安稳平定,待粮丰钱足,兵精器利,便可把目光望向东华之外!”
此言一出,一众朝臣都沸腾起来。
侍御史李林首先高呼道:“沮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王忠嗣亦出列道:“末将亦附议,愿领兵扫平国内肆虐无度的流寇帮派,以正视听!”
“臣等亦附议!”
一时间,“附议”之声接连不断响起,一众文臣武将通过沮授之议,似乎展望到了东华崛起的辉煌前景,个个心神激荡,热血沸腾。
风伏纪更是抚掌大笑:“好,沮卿所言,极得朕意,朕同意了!至于任务如何分配,诸位便与沮卿商量,难得诸位都在,朕就偷个懒,不操这个心了!”
闻言,群臣俱是畅笑,心中却对风伏纪敢如此放权,佩服不已。